论文精选

馆藏文物/ COLLECTION
参观服务/ VISITING SERVICE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00停止入馆
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馆址: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预约电话:
024-46854706

抗日联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020-03-17 15:23来源:东北抗联浏览:

  抗日联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刘强敏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达14年之久。在战斗的间隙,东北抗日联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唤起民众的觉醒,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

  抗联在极端艰苦的斗争环境下,非常重视部队的政治教育,以坚定将士的抗战斗志和信念。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战士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配合党的宣传鼓动作用,其中创办报刊就是一项重要内容。据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1934年10月25日给中央宣传部的报告称,“在南满定期出版3种报纸《人民革命报》、《青年义勇军报》、《吉海路工人报》和两种画报《人民革命画报》、《青年义勇军》画报”。这些报刊多为油印小报,但形式灵活多样,很受抗日军民欢迎。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各连、排建立了识字班、研究组,开展读报活动,所选用的报纸就是《南满抗日联合报》、《人民革命军》。1938年底,杨靖宇和魏拯民等中共南满省委领导决定,将原东满党组织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办的宣传刊物《战旗》、原南满党组织与抗联第一路军办的宣传刊物《列宁旗》统一编为《列宁旗》,作为中共南满省委的机关刊物。同时决定由抗联第一路军政治部办好面向部队游击区及群众的《中国报》。《中国报》1934年时即已出版,对开、铅印,后因印刷厂被敌人破坏,改为8开、油印。该报内容丰富,经常报道关内抗日情况、抗联第一路军战绩及东北各地抗战消息。抗联第二路军的《东北红星壁报》也是一份较有影响的报纸。1940年4月29日,在抗联第二路军召开的党员大会上,为加强壁报工作,特选赵尚志、姜信泰、金京石、李俊、王春发为壁报委员会成员,推举赵尚志担任主笔。主笔是壁报的主编、负责人,又是社评的主要撰稿人。现存的赵尚志担任主笔的《东北红星壁报》(第二期)是一份8开8版、蜡纸刻印的小报。壁报共设10余个栏目,大小稿件40余份。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曾用“向之”的笔名,发表过《土野的诗歌》、《春日卡击》、《纪念红色的五月》等12篇文章来倾诉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表达了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人民革命画报》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宣传品,它用漫画这种表现手法,生动、直观、形象地宣传党的主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抗联诗词的创作是抗联文化活动中最具影响的部分,是抗联将士艰苦岁月的真实感受,是抗联战斗生活的具体写照。这些慷慨激昂的诗篇,抒发了抗联将士们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如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创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诗词生动庄严地表明了抗联第一路军的性质、宗旨和对官兵的要求及号召,是一首鼓舞战士英勇杀敌、团结抗日的战歌,不仅在当时唤起无数东北人民“杀敌救国复河山”的爱国激情,至今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杨靖宇创作或参与编写的《西征胜利歌》、《中韩民族联合抗日歌》等诗词,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杨靖宇的文雅素质、精神风貌和人物个性。李兆麟等创作的《露营之歌》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抗联西征部队的战斗生活画面,其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等诗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其他抗联将士也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抗联的歌谣、歌曲,做为大众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在抗联部队中广为传唱。1940年7月,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在德都县北部朝阳山后方基地举办了军政干部训练班,为鼓舞斗志,活跃文化生活,总指挥部机要秘书兼电台台长崔清洙把抗联部队中传唱的革命歌曲汇集起来,亲手刻钢板油印,于7月7日全国抗战3周年纪念日时,装订成数册,发给训练班的干部和总部教导队的战士,教大家学唱。歌集共印有《国耻纪念歌》、《爱我东北》、《奋斗曲》、《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48首歌曲,除少部分是由关内抗日部队传诵过来的以外,大部分是抗联将士利用旧曲调填写新词而成的。从歌谣、歌曲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了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号召东北人民起来抗日的歌词占有很大比重,如《九·一八事变》、《东北悲响》、《爱我东北》、《国耻纪念歌》、《反日四恨》、《救国雪耻》、《男儿立志》、《男儿上前线》等,都是伴随着东北人民抗日浪潮应运而生的,充分显示了东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反映抗联战斗生活内容的也占有重要地位,如《战斗歌》、《从军行》、《杀敌歌》、《冲锋号》、《战斗职责》、《战斗射击》、《莲花泡战役》、《十大要义歌》、《凯旋歌》、《追悼歌》等,从军事训练、部队纪律、军民关系、行军打仗、庆功送别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反映了抗联部队的战斗生活,再现了抗联文化活动的务实精神与灵活方式,体现了抗联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宣传抗日统一战线的歌曲也为数不少,《全国抗战歌》、《国共合作纪念歌》、《劝亲日士兵反正》、《革命四季花》等,从抗日统一战线的意义、目的、对象等各个方面,旗帜鲜明地宣传了我党一致对外、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对争取和联合一切抗日力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少年儿童参加抗日斗争的情况也有所反映,如《少年先锋队》、《儿童抗日歌》等。抗联歌曲在配合政治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39年6月,抗联指挥张寿篯(又名李兆麟)结合第三路军的情况,把从第二路军传来的《十大要义歌》改编为《第二路军十大要义歌》,作为干部战士的行动准则。

  抗联创作和演出的戏剧中,话剧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动感人的情节,受到大家的喜爱。当时影响较大的《王二小放牛》、《血海之唱》用较为深刻的思想和广阔的生活画面,形象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讴歌了汉族、朝鲜族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友谊。1941年7月7日,在全国抗战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抗联第五路军在东宁县片底子演出了话剧《还我河山》,表述抗联将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抗联将士们在日常休息时,经常点起篝火,开展娱乐活动。每逢部队有重大行动时,只要条件允许,都召开盛大联欢活动。1935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军在濛江县(靖宇县)会师。10月4日,在那尔轰老龙岗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杨靖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第一、二军的战士们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东北烈士纪念馆至今还收藏着抗联战士们曾使用过的留声机和七弦琴。

  抗联部队进入苏联境内后,在进行紧张军事训练的同时,还开展了大量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文化学习按文化程度组成了4个不同的学习班,有的学俄语,有的学中文,还设有扫盲识字班。娱乐活动则更加丰富,有墙报、讲演会、文艺晚会等。

  抗联为培养训练干部,还在汤旺河建立了一所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干部学校和一所电信学校,校长由赵尚志兼任,教育长由张寿篯兼任。学习的教材有《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资本论》等。根据学员文化程度的不同,还由张文廉讲授语文、算术等基础文化课。学校在一年多时间里,培养了100多名干部,部队干部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抗联第三路军还在各连队普遍成立了文化识字、文娱小组,以加强部队文化工作。

  抗联除在部队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外,还在抗日游击区开展文化活动。赵一曼在珠河抗日游击区时曾教儿童团员们唱《四季歌》。一位去过瑞金的陶同志还介绍了《送郎当红军》、《工农兵歌》、《共产主义儿童团》等苏区歌曲。在珠河蜜蜂园子、五区、双城九区、板子房南沟,赵尚志领导的哈东支队还建有小学,招收农民子弟入学,教材由哈东支队政治部编印,张寿篯、赵一曼、侯启刚、周毅夫等常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课,传授革命知识和道理。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们已经很难对抗联文化活动的全貌有一详细的评述。但仅就我们已知材料综合而言,抗联文化活动不仅在当时起到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有着宝贵的史料价值及珍贵的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刘强敏 东北烈士纪念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