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抗联史实 > 抗联英雄谱 >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一师师长:马德山
发布时间:2025-07-18 14:38 来源:东北抗联 浏览次数: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一师师长:马德山
 
马德山,原名金乘浩,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一户朝鲜家庭,1927年随家人迁居黑龙江省萝北县梧桐河给地方军阀开垦稻田。两年后,父亲病倒,马德山成了全家的生活支柱,从而失去到私塾读书的机会。
但马德山是一个追求上进的青年,一直没有放弃对自己崇高理想的追求。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就到中共党员崔石泉崔庸健)创办的松东模范学校夜校班学习。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参加了中共汤原县委组织的第一期军事训练班,学习政治和军事。
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的号召下,马德山积极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汤原县委的交通员,经常来往于鹤立、通河之间。在一次进山送信时,途中遇到暴风雪,把他本就患病的左眼冻伤,后来导致失明。但马德山毫无怨言,反而认为哪怕剩下一只眼睛也要抗日到底。1932年,马德山一家迁到鹤立新农庄落户,平日以打渔为掩护,坚持做地下抗日工作。
汤原游击队建立之后,马德山到游击队任司务长。他克服许多困难,常年累月地带领马队给密营运送给养,保证了全队的生活供应,多次受到队员的好评和领导的表扬。
1936年6月,党组织送马德山到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学习三个月。毕业后,被派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任四团某连政治指导员,后任四团政治部主任。
1936年11月,夏云杰军长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戴鸿宾接任六军军长,同时把原有的七个团改编为四个师,马德山被任命为一师师长。
会后,马德山根据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指示,率六军一师到富锦、同江、宝清一带开辟、建立抗日根据地。部队到达富锦后,深入广大农村,配合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救国会,支援抗日队伍,打击日伪反动政权。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下江人民抗日斗争异常活跃,伪军哗变抗日事件也不断出现。1937年9月,马德山在依兰县委的密切配合下,争取了伪军三十八团某营长及其下属两个连伪军哗变抗日。在举行哗变同时,解除了依兰县东部地区汉奸地主王治安自卫团的武装。此后六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改善,增加了机枪连和迫击炮连。六军一师从依兰回师后,又通过伪军三十五团的一个号兵,以打牌为借口把我军手枪队引入该团的骑兵营营部,趁敌麻痹无备,顺利地解除其全营武装。这一年,松花江下游抗日斗争形势高涨,六军一师曾发展到近两千人,成为富锦、宝清一带抗日主力部队之一。他们在与日伪军警浴血奋战中,立下了显赫战功。
1938年3月,马德山率领六军一师与五师互相配合,深入绥滨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争。3月29日,在三间房伏击伪警察队的战斗中,马德山身先士卒,追击逃敌,却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关于我们
陈列展览
馆藏文物
荣誉展示
展馆要闻
参观须知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辽宁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备案号:辽ICP备20002576号-1  技术支持:沈阳辽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参观预约:024-46854706  传真:024-46854706  辽公网安备:21010102003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