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馆藏文物/ COLLECTION
参观服务/ VISITING SERVICE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00停止入馆
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馆址: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预约电话:
024-46854706

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总抗战的战绩及其历史意义

2020-03-17 15:39来源:东北抗联浏览:
  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总抗战的战绩及其历史意义
  赵俊清
  今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发生8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进行全国总抗战80周年,“七七”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由局部抗战进入全面抗战的重大转折期。
  1931年,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了中国东北。6年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又按其“大陆政策”既定方针,于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妄图用武力吞并全中国。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武装侵略,残暴的烧杀淫掠,使中华民族陷于血雨腥风的灾难深渊中。在山河破碎,面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为了最高民族利益,率先提出放弃推翻国民政府和土地革命政策,改苏维埃政府为边区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和番号加入国民革命军,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共赴国难,迅速展开全国性的大规模民族自卫战争。在中共努力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七七事变的爆发,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使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进入全国总抗战的新阶段。
  全国总抗战局面的出现使已经进行六年多反侵略战争的东北地区抗日军民受到极大鼓舞,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所担负的战略任务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表现是,即由在沦陷区不断冲破日伪“讨伐”,消灭日本侵略军,破坏日本殖民统治的独立作战,汇入全国总抗战洪流,成为全国总抗战的一部分,其战略任务转变为与关内抗战相呼应,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袭扰、破坏敌人后方,牵制日军入关,配合全国总抗战。在这种形势下,东北地区党组织积极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主动出击,频繁活动,主动打击、攻袭敌人兵站,破坏交通、通讯,牵制敌人,迅速掀起了新的斗争高潮。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于白山黑水之间,与敌人展开浴血斗争,为配合全国总抗战,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举国一致抗战的大好形势,给活跃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军民以极大鼓舞,使东北3000万同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增强了抗战必胜,光复有望的信心。 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发动“九—八”事变后开始的。继东北抗日义勇军斗争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到1937年上半年已发展到很大规模。这支抗日武装经过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发展成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编有3个路军,辖11个军,共约3万余人,并建有东南满、吉东、北满等十数块抗日游击根据地。东北抗日武装孤悬敌后,不畏强敌,英勇抗争,抗日烽火燃遍白山黑水,其活动范围遍布东三省70余县。
  在东南满,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副总司令魏拯民领导第一路军(1936年7月由抗联第一、二军合组而成)为有效牵制日军入关,主动开展游击战争。杨靖宇亲率军部直属部队于兴京(今新宾)永陵街附近与日军松原部队及伪军500余人展开战斗,毙伤日伪军30余人。之后,在宽甸四平街痛击日军水出佐吉守备队,在本溪碱厂沟与日军牛岛部队和伪治安军600人激战,击毙牛岛队长以下日伪军60余人。此间,抗联第一军部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于濛江、辉南、桦甸,开原,清原,东丰、西丰及沈阳市郊、抚顺等地积极活动,不断打击、袭扰日伪军部队。抗联第二军教导团、独立旅在魏拯民率领下,与第八团于10月间夜袭日军重要军需物资补给基地辉南县城,消灭了城内部分日军,缴获了大批粮食及军需物资,取得了重大胜荆。据统计,“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到同年年底,抗联第一路军与敌人进行较大战斗33次,毙敌1300人,俘敌120人,使日伪于1937年10月在东南满展开的秋季“大讨伐”归于破产。
  在吉东,抗联第二路军(1937年10月编成)在总指挥周保中领导下,其主力逐渐由中东路哈绥线东段以南向北发展,以谋求与北满抗联部队协同作战。第二路军所属第四、五、七、八、十军部队在牡丹江沿岸及依兰、勃利、桦川、宝清、密山、虎林、饶河、五常、舒兰等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8月,抗联第五军、第八军和独立师一部在周保中指挥下曾进行了著名的五道岗截击战,使在桦川县孟家岗与来才河之间巡扰的日军黑石部队遭到痛击。此战毙敌370多人、战马200多匹,缴获轻机枪10挺,四四式马枪220支。这次战斗打得敌人惊心丧胆,半个多月不敢出巡骚扰。此期间,在全国总抗战影响下,经抗联工作人员秘密工作,伪军警倒戈哗变投向抗日联军的事件层见叠出。7 月间,伪宁安三道河子森林警察大队长李文彬等击毙日本指导官津村昌、教官加藤直秋等8人,率所部150余人携带全部枪械辎重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伪军三十八团机枪连118名士兵起义,参加了抗联第六军。 9月10 日,伪军二十九团900余人哗变,加入抗联第八军。此外,驻守在依兰、桦川、富锦、宝清一带的伪军大部处于动摇状态中。
  在北满,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游抗联总司令赵尚志于8月下旬组织召开军政联席会议,决定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组织民众举行抗日反满暴动,掀起新的抗日斗争热潮。汤原县广大民众于“九一八”国耻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反满暴动。千余名暴动群众手持大刀、长矛、土枪、洋炮在格节河区宝宝山集会、游行。会后,割断通往佳木斯、鹤立电话线,砍倒百余根电线杆,毁坏了五六处铁路、公路桥梁,在附近村屯散发了大量反满抗日传单。在暴动群众威慑下,驻守在附近的日军守备队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动。这期间,抗日游击区群众纷纷加入抗日救国会,积极支援抗日联军的斗争。在救国会的组织下,援抗群众积极帮助抗联部队筹集给养、征收抗日捐款,运送物资、侦察敌情、充当向导、护理伤员。一些地方还组织起地方游击连、青年救国军等。北满抗联部队第三、六、丸军及独立师在松花江下游依兰,汤原,桦川,绥滨、富锦、同江及萝北、宝清、勃利等地纵横驰骋,积极作战,不断袭击敌人兵站、据点,解除伪警察署武装,破坏敌人“集团部落”,歼灭大批敌人。抗联第六军主力还由汤原西征到海伦,与抗联第三军一部在通(北)海(伦)地区联合作战,开辟了新的游击区域。
  由于东北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敢战斗,抗日烈火越烧越旺,日伪统治当局深感备受威胁,哀叹:“三江省已变为共产乐土!”
  (二)
  东北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被日本侵略者视为推行殖民政策,扩大侵略战争的极大障碍和心腹之患。为保住“满洲”这一侵华后方基地,“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继续向东北增兵,加紧实施所谓“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一方面对抗日部队不断进行“大讨伐”,另一方面对人民群众的抗日活动进行残暴镇压。敌人为割断人民群众与抗日部队的联系,极力推行“匪民分离”“归屯并户”“经济封锁”等法西斯政策,凡发现为抗联接济粮食物品者,则对其全家枭首示众。同时,不断破坏地下党和群众抗日组织,加强思想管制,肆意逮捕所谓思想犯、政治犯,强化法西斯殖民统治。在这种“武力战”、“经济战”、“思想战”的疯狂进攻下,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于1938年转入极端艰苦的阶段。此时,抗联部队被迫露宿山林,经常处于衣食无援、弹药告罄的状态。为获取粮食、弹药、布匹、药品,抗联战士常常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和鲜血去换取。但东北抗联依然在坚持战斗。
  1938年春,由于东南满游击区遭到敌人严重破坏,抗联第一军部队逐渐向辑安(今集安)老岭山区转移,以开辟新的游击区域。此后,杨靖宇率部为破环敌人通(化)辑(安)铁路工程,打击敌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同年8月至6月间,杨靖宇所部共进行51次战斗,使敌人建筑中的铁路工程遭到严重破坏,敌人称这是“满铁建设史上未曾见到过的悲惨事。”1938年夏,抗联第一路军改编为三个方面军和一个警卫旅。第一路军所部利用日伪军“讨伐”的不平衡性,在长白山区的抚松、长白、和龙、安图、通化、辑安、濛江、通化等地实行分区作战。1939年10月,日本侵略者将“讨伐”重心移至东南满,妄图剿灭抗联第一路军。这次“大讨伐”,敌人动用7.5万人。第一路军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进攻,依然坚持与敌人英勇拼搏。但是斗争日益趋向艰苦,特别是冬季,天寒地冻,缺衣少食,抗联战士经常在饥寒交迫的境地与超过自己几十倍的敌人连续作战,许多优秀指战员由于战斗、伤病英勇牺牲,部队大幅度减员。1939年末,杨靖宇率所部转战濛江,在50余天里,战斗30次之多。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只身一人被敌人包围,他双手持枪与敌人搏斗,战斗中壮烈牺牲。事后,凶残的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见他胃肠中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也惊叹不已。杨靖宇牺牲后,魏拯民抱病出征,指挥战斗。1 9 4 1年3月,他亦为民族解放事业沤尽最后心血,不幸病逝。
  1938年初,在吉东、北满活动的抗联部队遭到日伪6万余兵力的“大讨伐”,敌人破坏了位于桦川七星砬子的抗联兵工厂,并妄图将抗日联军“聚而歼之”。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进攻,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为了保存实力,分别决定除留部分部队坚持在原地斗争外,其主力部队分别进行远征,以冲破敌人包围圈,开辟新的游击区域。
  在中共吉东省委领导下的抗联第四军和第五军第一、二师部队600余人,于同年6月间由富锦、宝清等地到林口刁翎地区集结开始向五常、舒兰远征。7月初,翻越老爷岭。途中,远征部队袭击了三道通,攻破了楼山镇。8月中旬,进入五常冲河地区。但由于大批敌军在飞机配合下跟踪攻袭,部队处于处敌人围追诸截中。在此期间,远征军给养断绝,战士只好以野菜、野果充饥。部队因战斗、饥饿,伤亡不断增加。第四军远征部队损失严重,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先后牺牲。不久,第五军部队回返旧游击区,第一师赴林口刁翎,第二师去宁安。10月中旬,随第一师活动的第五军妇女团冷云等八名女战士在刁翎地区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渡口与敌人战斗中,在子弹打光、后退无路时,她们宁死不屈,毅然投入激流翻涌的鸟斯浑河中,壮烈殉国,是为著名的“八女投江”英雄壮举。
  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领导下,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700余人从 1938年6月——12月,分三批从下江地区出发,跨越人迹罕的小兴安岭向海伦地区远征。一路上翻山峦,穿密林,突重围,破封锁,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难远征先后到达目的地。北满抗联部队远征的胜利,为开展黑嫩平原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1939年5月,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在德都朝阳山建立第三路军,李兆麟任总指挥,许亨植任总参谋长。第三路军活动遍布黑嫩平原海伦、讷河,德部、嫩江、龙门,通北、克山、克东、绥棱、绥化、青冈、望奎等地。抗联第三路军指战员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他们经常派出轻骑部队以突袭、夜袭,远距离奔袭等方式,寻找敌人薄弱环节,歼击敌人,屡屡获胜。据统计,1939年仅抗联第三路军龙北部队与敌人进行较大规模的战斗达40余次。攻袭城镇7处、破坏火车站3个、缴获轻重机枪6挺,步枪500余支,消灭敌人250名,日军占40% , 缴取l6处伪自卫团及伪警察武装,俘虏伪军500余人。其中9月l8日,第三路军攻破龙北重镇讷河县城,活捉伪军团长孙承义,使日伪精心炮制的“龙、北、黑三省汇攻计划”遭到彻底破产。1940夏秋,第三路军利用青纱帐起有利时机,频频出动,打击敌人,9月25日一举攻陷克山县城,毙俘日伪军110人,取得了又一重大胜利。同年1 1月8日,又攻克肇源县城(郭尔罗斯后旗旗公署所在地),抗联部队打开监狱,占领伪旗公署,缴获敌人大批武器及许多军需物品。随后又攻头台,打古龙,转战周旋,与敌人战斗四五十次,点燃了三肇地区抗日烽火。在抗联英勇活动影响、策动下,哈尔滨王岗伪航空队84人于1941年初起义。抗联第三路军在黑嫩、松嫩平原的英勇斗争予敌以沉重打击,日伪惊呼:抗联“活动频繁,无言可喻,已登峰造极,达到顶点。”
  在此期间,留守吉东地区的抗联第二路军部队在周保中指挥下为策应远征部队的活动,与十倍于我之敌展开英勇搏斗。1938年夏初,抗联第二路军为纪念“七七”抗战一周年,以截断密(山)宝(清)公路敌人交通、夺取给养为目的积极活动,牵制敌人大批兵力。1938年11月月至1939年8月,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领导活动在依兰,方正地区的抗联部队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37次,破坏敌人“集团部落” 11处,毙伤大批日伪军。1939年夏秋,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直属部队在周保中指挥下在宝清、富锦、桦川等地运用小股部队,采取隐蔽、机动、灵活的战术,不断袭击日人经营的金矿、木营及伪警察所、敌人据点,取得许多胜利。此外,抗联第五军一部在中东路哈绥线道南敦化、安图、汪清与抗联一路军第三方面军联合作战。活动在虎(林)饶(河)一带的抗联七军不畏敌人连续“围剿”,给养匮乏,坚持开展游击战争。9月28日,第七军指战员在挠力河下游西风嘴子袭击一日军汽艇,击毙伪满军政部日野武雄少将以下39人。伪满《大同报》哀叹:“满洲国防将星殒落一个。”活动在五常,舒兰的抗联第十军在与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断绝联系的情况下,依然在该地山岳区域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不时出扰、袭击敌人。1940年9月曾攻袭拉滨线重镇山河屯。之后,敌人加紧“讨伐”第十军。1941年初,在反“讨伐”斗争中军长汪雅臣壮烈牺牲,为国捐躯。
  (三)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东北抗联部队在与日本侵略者激烈、频繁浴血奋战中,英勇战斗,坚强不屈,歼灭大量日伪军。但由于敌人严密封锁,加之关山险阻,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难以取得关内的直接支援,始终处于孤悬敌后的困境中。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抗联部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数以千计的抗日将士血洒疆场,战斗到最后一息,但他们不畏牺牲,坚持与敌进行殊死搏斗。
  东北抗联在“诺门罕事件”期间(1939年5月至9月)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苏蒙军队对日伪军作战并取得了胜利。据日伪当局统计(载日本关东宪兵司令部编《满洲共产抗日运动概况.1939》),诺门罕事件期间,东北抗日
  联军第一、二、三路军袭击日伪军,与日伪军直接交战的情况(次数)如下表:
 
月份
第一路军 第二路军 第三路军  
袭击 交战 袭击 交战 袭击 交战
6 20 8 14 7 14 3 66
7 21 2 6 1 22 4 56
8 46 10 14 4 33 7 114
9 22 9 11 5 30 10 87
109 29 45 17 99 24 323
  对于上述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状况,日伪当局称:“与诺门罕事件之进展相呼应,疯狂进行频繁袭击与对群众抗日宣传,致使治安不佳地区显著扩大,且使人心动摇。尤以东边道地区及北安地区‘匪帮’(按,这是日伪当局对东北抗日联军的诬称)之活动极为激烈。”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活动直接牵制了日军很大一部分力量,使之不能向诺门罕地区调运更多兵力,致使日军腹背受敌,以致最后日军被迫签订了“停战协定”。
  1940年抗联第一路军部队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化整为零,坚持战斗。3月,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在和龙县大马鹿沟摧毁了敌人据点,歼敌百余名。而后又在红旗河痛歼日军前田“讨伐队”,共毙伤俘敌130余人。抗联第二路军广泛开展小群游击战。同年8、9月间,在图佳铁路线上,连续数次炸毁敌人机车车辆,铁路桥梁,使敌人交通遭严重破坏。
  至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指战员在与敌斗争中大量减员,总数已不足2000人。日本侵略者为了维系“大东亚战争”,依赖“殖民地化的满洲”不断地挣扎,对抗联部队的“大讨伐”越来越频繁、残酷,对人民群众的统治也越来越严密、暴虑。但是,无论日本侵略者对抗日部队、人民群众施行什么毒辣手段,也不能消除东北人民与日寇的尖锐矛盾。东北抗日运动虽然遭到一定挫折,然而素抱光复祖国、驱逐日寇决心之抗联将士不屈不挠,高举抗日救国旗帜,继续坚持斗争。1941年初,东北党组织和抗联主要负责人在苏联远东方面军帮助下,再次于伯力举行集会。会议期间,研究、总结了对敌斗争的策略经验,决定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有效地打击敌人,抗联第一路军和第二,三路军一部先后进入乌苏里江以东苏联境内,建立野营,进行集中整训。
  在抗联主力在苏境整训的同时,东北抗联仍留有一部分部队在原地坚持开展游击活动。其中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北黑铁路以西、嫩江流域地区开展活动。1941年6月末,该部跨过嫩江,插入内蒙阿荣旗,至年底在伪兴安东省进行20余次战斗。在庆城(今庆安).铁力、木兰、东兴等地有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领导的两支小部队在活动。1942年8月,许亨植与敌遭遇,不幸牺牲。第三路军小股部队的战斗坚持到1944年初,最后才奉命入苏。抗联第二路军第二支队在宝清、虎林、饶河等地为筹集给养,在1941年、1942年连续两年坚持在完达山之深山中,自耕贮粮,取得可喜成果。同时,该部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时破坏敌人军事设施和交通、通讯设备,获得一些胜利。在抗联部队英勇斗争影晌下,驻守在饶河县东安镇伪靖安军70余人于1942年7月举行起义,进入苏境,参加抗联部队。
  1942年7月,由东北抗联各部队统一编成的教导旅在苏联远东地区成立,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同年9月,又在原东南满、吉东、北满各省党组织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中共东北委员会。
  抗联指战员进入苏境进行整训的同时,还经常组成小部队返回东北开展活动。他们在当地群众的掩护支援下,英勇、机智地完成了袭扰敌人和军事侦察任务。自1941年起,在野营、教导旅期间,东北抗联领导人就不断安排抗联人员返回东北执行短期、特定的军事侦察工作任务。这是十分危险的工作,许多抗联人员在执行这一任务中,光荣牺牲。原抗联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赵尚志就是率小股部队返回东北在汤原,鹤立北部活动时,于1942年2月受重伤被俘,与敌人进行了最后的顽强斗争而英勇牺牲的。由于抗联小部队侦察人员的努力,他们深入敌伪严密控制的军事要地,采取各种办法,侦知敌人军事设施,兵力配置,获得了大量军事情报。对在中苏边境中国一侧日本关东军修筑的1余个军事要塞的构成,如地理位置、工事结构、坚固程度、人员住所、弹药库房、粮食仓库、供水系统、发电厂站、军用机场和大小桥梁等皆被侦察清楚。这些情报对配合苏军进攻东北,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很大作用。由于有这一特殊工作,使1945年8月,在苏军对日作战中,日军边防警备分队和哨所在战斗的头几个小时即被摧毁,为大部队挺进东北腹地扫清了道路。在苏军对日作战前夕,东北抗联一些人员就以特种支队人员身份被派住各方面军,自7月下旬至8月初,陆续伞降到东北内地。他们的任务是战争打响后进行火力侦察,引起日军火力暴露,以便苏军攻击;打入敌人后方,扰乱敌人,配合苏军正面进攻;监视敌军动向,为苏军先遣部队指示进攻路线目标。 在苏军对日开战之初,有一批熟知东北地理状况的抗联战士为苏军进攻先遣部队担任向导,使苏军顺利行进。在此期间,抗联部队还有一些同志散在东北各地,为配合收复东北作着准备。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5月8日德国法西斯投降后,日本陷于孤立境地中。东北抗日联军为协助苏军作战,迎接战略反攻,进一步作好了军事上、思想上的准备。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这时,协助苏军作战的抗联伞降人员,担负向导任务的同志以及在东北各地潜伏的战士立即投入光复东北的战斗。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历经14年之久的中国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
  日本宣布投降后,东北抗联教导旅主力330人,于9月初分批返回东北。抗联将士利用与苏军配合行动的有利条件,迅速进入佳术斯、牡丹江、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北安,吉林、延吉等12个地区,57个战略要点,紧接着抗联部队着手摧毁敌伪势力,维持社会秩序、扩建武装、恢复建立党群组织和基层政权等工作。为配合我党二万干部、十万大军从关内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到了桥梁和先导作用。
  (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随着岁月的流逝,抗日战争已成为历史。但往事并非过眼烟云。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残暴欺凌东北人民十四年的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战胜利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不会忘记东北抗日联军在配合全国总抗战中所做出应有贡献。毛泽东曾说:“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见,东北抗日联军在配合全国总抗战中所做贡献意义重大:
  1、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发生了变化,由“七七”前的局部抗战,单独作战,变为配合全国总抗战。东北抗日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有力地牵制一部分日本侵略军,不仅使之不能调大批关东军南下,而且使日寇不得不将已抵平津之军队与军实调回东北。东北抗联的斗争有力的牵制、打击了凶恶嚣张的日本侵略军,拖住一部分日军的后腿,使之不能入关。东北抗联指战员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避实击虚,以少胜多,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日伪当局的布置的军事“大讨伐”。1938年后,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艰苦斗争时期,中间虽屡遭挫折,但这一斗争始终没有中断,既使在野营、教导旅进行军政训练期间,根据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的统一安排部署,还有部分抗联部队在东北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活动。东北抗日武装频繁出击,攻袭敌人军事据点,破坏交通、通讯,使日本的统治者始终不得安宁,不得不制定所谓“治安肃正”计划,抽调一部份军事力量,纠集相当数量的兵力,动用大量经费开展所谓“大讨伐”,应对抗联开展的频繁的游击战争。据统计,七七事变时,日军在东北驻有20万人。1939年驻有 40万人。1941年驻有70万人(号称百万)。这就牵制了日本的许多有生力量,使关内的斗争减少一定的压力。东北抗联的英勇斗争一直坚持到日本投降。
  2、东北抗联的英勇斗争给全国人民以巨大激励。东北抗联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所进行的艰苦斗争,是东北人民不堪忍受压迫、奴役坚强意志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不屈服外来侵略势力的光辉写照。东北抗联是在日本独占的殖民地坚持顽强的斗争的,是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凶恶的敌人战斗的。在长达半年之久的严寒天气,缺衣少食的斗争环境,抗联指战员与敌拼死搏斗,其英勇斗争的业绩鼓舞着全国各抗日阶级、阶层、部队的斗争。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于白山黑水间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为民族解放事业与强大敌人喋血苦战的将士,光荣献身的先烈,都无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杨靖宇、赵尚志、“八女投江”、“十二烈士山”战斗牺牲的抗联英雄,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英雄壮举承载着不朽的抗联精神。人们坚信,他们为拯救民族危亡、维护民族尊严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拨、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鼓舞人们在实现民族复兴,振兴中华宏伟大业中,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英勇奋进。
  3、因中国东北处于东北亚特殊的地理位置,就使得在这一地区聚结起来的反法西斯力量所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对于配合中国关内抗战和阻止日军“北进”苏联起到特殊的作用。众所周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政策分为三步曲:第一步先征服“满蒙”,第二步征服中国,第三步征服亚洲,进而称霸世界。“北进”苏联,一直是日本法西斯扩大侵略梦寐以求之事。1936年日本在修订的“国防方针”中确定“陆军以苏联远东兵力为目标。但由于有全中国的抗战,特别是在东北有中国、朝鲜反法西斯力量参加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有力地牵制着大批日伪军,使其“北进”意图难以实现。在日本法西斯先后挑起的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中,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军后方积极作战,从战略上配合了苏蒙军队的卫边作战。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大搞所谓“关特演”,妄图“北进”苏联,都因有中国的抗战,特别是敌后战场(包括东北抗联在东北的斗争)牵制了日本主力,使之不能“北进”,使苏联避免了两面作战的局面,可以放手从远东调动兵力全力痛击入侵德军。这对于支援苏联人民开展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起到积极国际主义的作用。 抗联的斗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4、东北抗联的斗争在配合全国抗战,给全国人民以巨大激励的同时,也为关内的抗日斗争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曾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东北工作的杨松(吴平)同志于1938年3月、5月两次撰文较详细论述了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对全国总抗战阶段提供的经验和教训。诸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论党派、阶级、民族的不同,都在抗日高于一切的基本原则上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在义勇军中建立起政治工作,首先在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开始这一工作,后在其他抗日义勇军中相继效法。改善军民关系,提出“抗日军联合民众,共同抗日救国”口号,在各地方建立抗日救国会,组织动员群众支援抗日军斗争,实行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运用游击战术,依据实际情形决定创造与敌人作战的战术,开展山地、林地、雪地游击战等好的经验以及缺乏统一的军事政治领导、群众工作薄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还需很大努力、敌军工作薄弱、城市工作没有恢复起来等缺点。他指出“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历史是艰难困苦的斗争历史。前一时期内失败之教训,后一时期内部分发展和部分胜利之好经验,这些都是用东北民族健儿的鲜血换来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目前每个抗日民族战士来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当日寇占领东北已六年半,而东北志士能够持久抗战六年半。那种刻苦耐劳的苦干精神,那种独当一面的独立工作精神,在那样困难的物质条件之下,在那种严重失败以后,不动摇和不丧气。所有这些革命的精神,更是值得每个爱国男儿和巾帼丈夫去学习和效法的啊!”
  回顾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抗战的业绩,论及其历史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正义力量不可战胜,反动力量必然失败。东北抗联的斗争是全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日本法西斯的斗争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历史证明,正义战争最终要战胜非正义战争。日本法西斯为实施对外扩张侵略的大陆政策,不惜动用武力把亿万中国人民推进战争深渊,这就不可避免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而中国人民的斗争必然会得到维护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多行不义必自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总要战胜邪恶。因此,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把自己置于正义力量一边,作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任何人,任何势力逆世界正义潮流而动,搞侵略扩张、霸权主义、军国主义那一套,都避免不了遭到可耻的失败下场。
  今年是七七事变爆发和中国人民开展全面抗战80周年,抗战胜利来之不易,理当珍视。世界和平来之不易,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维护。 对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长达14年之久的反侵略的抗日战争,对东北抗联为配合全国总抗战做出的贡献,人们永远不能忘怀。 我们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认真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才对世界和平有利。我们要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与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倾向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防止军国主义复燃,决不容许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历史重演,要努力维护战后的和平局面,彻底粉碎霸权主义、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梦想。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