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馆藏文物/ COLLECTION
参观服务/ VISITING SERVICE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00停止入馆
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馆址: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预约电话:
024-46854706

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历史地

2020-03-17 15:12来源:东北抗联浏览:

  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历史地位

  ——兼论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薛庆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于中国东北、胜利结束于中国东北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它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月2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4月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本宣战。

  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立即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等;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信》。这些决议和指示提出,组织东北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支援和联合各抗日组织和军队共同抗日。1933年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到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抗日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1937年秋天,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同日军和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

  长达十四年的中国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延缓了日军占领全东北和进一步扩大侵略、称霸亚洲、称霸世界的步伐。从1940年起,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东北抗日联军进入最艰苦的斗争时期,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陆续进入苏联境内整训,建立南北两个野营。同时,东北抗日联军连续不断派遣“小部队”进入东北战场,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1942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负责人同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协商,决定将苏联境内的东北抗联部队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培养东北抗日救国游击运动的军事政治干部,锻炼优秀游击战士,使之能在东北解放战争之际,积极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随后,正式组建东北抗联教导旅,同时称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步兵特别旅”。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检阅部队后正式宣布:授予东北抗联教导旅以苏联远东方面军第88独立步兵旅番号。

  东北抗联教导旅指战员长期坚持抗日斗争,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善于游击作战,熟悉东北地区地理形势和各方面情况。苏联对日本宣战前夕,东北抗联教导旅指战员进行了强化训练,绝大部分指战员学会了跳伞、滑雪、游泳、收报、发报、照相、测绘、爆破、侦察等军事技术,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明显提高。临战前,东北抗联教导旅所部,有的组成特种分队,有的潜回东北,有的乘苏联军用飞机伞秘密降落到东北腹地,有的直接参加苏联军队的主攻部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在东北抗联教导旅配合下,苏联军队越过中苏国境,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东北抗联教导旅一批指战员直接参加苏联军队3个方面军的先遣支队,担任向导、军事参谋和正面主攻突击队,冲锋在前,多数壮烈牺牲。8月26日起,东北抗联教导旅主力配齐装备,统一着装,以苏军军官、东北抗联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组织代表的三重身份,于9月上旬乘苏联军用飞机返回东北,配合苏联军队占领57座大中小城市。东北抗联教导旅一批干部分别担任苏军进驻地域的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清剿日伪残余,维持社会秩序,扩建人民武装,发展人民力量,很快站稳脚跟。

  东北抗日联军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配合苏联军队进军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覆灭,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于中国东北,胜利结束于中国东北,这是历史的真实。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点是中国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终点是中国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联军队消灭日本关东军,这是历史的见证。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为反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发动的野蛮侵略战争,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战争。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等中国战场的中国军队一起,浴血奋战抗击日军,为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赢得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有力地支援了各个反法西斯盟国。苏联元帅崔可夫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如果“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十五个师团,也许有二十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可能了。”

  1941年9月30日,希特勒在苏德战场上发起“台风”行动,调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74个师180余万人,包括14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1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4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390架飞机,直指莫斯科。希特勒期望德军横扫莫斯科,彻底摧毁苏联。此前,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已封锁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军群已占领基辅、中央集团军群攻克距莫斯科数百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德军战略是从北、西、南分割苏军,从南北两面夹击莫斯科。希特勒认为,德军将通过“台风”行动最终占领莫斯科。他说:“进行最后一次打击的条件终于成熟。这一打击应在冬季到来前致敌于死命。”希特勒甚至狂妄的下令,不接受苏联的投降。

  正是由于中国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消灭、消耗、牵制着日军精锐的准备进攻苏联的日本关东军;正是由于中华民族长期坚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消灭、消耗、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和海空军,使日军陷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自拔,日军多次准备从中国东北出兵,配合西线的德国军队进攻苏联,与德国军队东西对进摧毁苏联,但均未敢轻举妄动。1941年冬天,苏联方面通过内线获得由于中国抗战的牵制、日军短期内不会进攻苏联的准确战略情报,斯大林立即将原先部署在苏联远东地区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大批主力部队——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不分昼夜,调往莫斯科战场。11月3日,苏联第一次寒潮到来,气温骤降,德军很快出现严重冻伤;12月初,莫斯科战场气温零下三四十度,大量身着夏装的德军被冻伤冻死,士气跌落到顶点。这时,苏联方面来自远东地区受过严寒作战训练的大批增援部队,身着披风,穿着冬靴,带着手套,划着雪橇,使用涂了防冻油的自动武器,开着照常发动的新型坦克,犹如神兵天降,进入莫斯科战场,给予德军沉重打击,一举扭转战局,赢得莫斯科会战的重大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首先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队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击和牵制了日本绝大部分陆军和部分海空力量。特别是把日本陆军主力死死牵制在中国战场,使它陷入长期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一直到日本投降,128万日军仍然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遏止了日本侵犯苏联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使日军被迫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南进;粉碎了日本与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会师中东和西伯利亚、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意大利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同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本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长达十四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全世界树立了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民族牺牲。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高度评价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和历史贡献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非常关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东北抗日联军,对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予以高度评价。

  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纪念对全体选民的工作报告书》中指出:“甚至被国民党出卖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东三省境内,也已经有了我们的红色游击区域。东三省广大的抗日义勇军部队,是在继续的顽强的同日本帝国主义战斗着。苏维埃区域不但扩大了,而且进一步巩固了。”[2]1934年1月22日。毛泽东在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开幕词中说:我们许多同志……在东北领导反日游击战争,被日本强盗杀害了……他们是在前线上,在各方面的战线上,在敌人的枪弹下屠刀下光荣地牺牲了,我提议我们静默三分钟向这些同志表示我们的哀悼和敬仰。[3]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起立,静默三分钟,向革命烈士致敬。

  向坚持东北抗战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中央革命根据地举行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期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专门发出致东北人民革命军及抗日义勇军电: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义勇军,亲爱的同志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本月在瑞金开幕。大会向你们英勇抗日的战士致热烈的革命的敬礼!大会对你们坚持进行着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表示无限的同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以来,即已发布了对日宣战的宣言、对日作战的动员令,并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七日发布宣言,只要停止向苏区与红军进攻,允许人民的民主权利,武装民众进行民族革命战争,在这三个条件之下,苏维埃与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反对日本、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作战协定。但是,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华北及其他一切帝国主义向中国进攻,完全采取一贯的不抵抗政策,投降帝国主义,压迫民众的反帝运动,屠杀逮捕反帝民众,解除抗日义勇军的武装,集中全中国的军队与资源向苏区与红军进行第五次的“围剿”,阻止苏维埃与红军和你们共同一致去向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作战,甘心为帝国主义完全瓜分中国的清道夫。大会认为,要争取中国民族的独立自由,使民族革命战争得到彻底的胜利,必须推翻出卖民族利益、污辱中国民族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大会代表苏区与白区数千万革命民众和红军,欢迎人民革命军派到大会的代表及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红军订立共同作战的协定。大会并向一切抗日义勇军提议,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七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宣言的三个条件下订立反对日本和国民党的作战协定。大会希望你们继续坚持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武装更广大的民众,肃清与驱逐投降帝国主义的动摇的领袖,没收一切卖国贼的财产来充作战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分给工农,将民族革命战争与土地革命联系起来。大会相信中国的苏维埃运动,必将迅速的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发展到中心城市去,和你们的行动取得更高度的配合,完全驱逐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出中国,创立自由独立的苏维埃新中国。[4]

  高度评价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重要作用。当时,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时认为: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5]1936年8月,毛泽东在致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沈钧儒的信中强调:我们看了东北义勇军能够长期英勇抗战,据敌报说,敌人损失了十余万生命与数万万金钱。而且相当牵制了推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本部的进攻。他们虽然还没有最后战胜敌人,但他们对于全国民族已经有了极大的功劳和帮助。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说东北义勇军不能单独抗日的话。[6]毛泽东还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东三省抗日义勇军确有密切关系。例如有名的义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那里也是民族统一战线,除共产党员外,还有其他的派别及各种不同的军队与民众团体,他们已在共同的方针下团结起来了。[7]

  东北战场打死日军消耗敌弹钳制日兵是对整个抗战增加力量。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高屋建瓴,从整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局出发考虑问题,指出:整个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所起的削弱敌人、钳制敌人、妨碍敌人运输的作用,和给予全国正规军和全国人民精神上的鼓励等等,都是战略上配合了正规战争。例如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8],1939年1月2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抗联工作会议上指出:东北义勇军抗战最久,有七年的历史,现在虽只有一万人,但成为很好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使中央同东北抗日联军建立联系,首先派交通员并设法派电台去。东北抗日联军,如果有好的领导,在有山村及反对民族敌人等条件下有发展的可能,否则也有削弱的可能。[9]

  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及近年参加东北的斗争是光荣的。1946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打响。毛泽东在《对东北局关于东北形势及任务决议的修改意见》中指出:去年八月,英勇的苏联红军来到中国,进攻日本侵略者,我东北民主联军与东北人民配合红军作战,消灭日寇与伪满,替东北人民开辟了自由生活的道路。我党在东北,从日寇侵入之日起,即领导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反对了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进行了长期英勇斗争。对日反攻以后,我党更从关内派遣大批军队与大批干部至东北,帮助东北人民创造了广大的东北解放区。[10]1949年5月14日,中国革命即将胜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并告林彪、罗荣桓、谭政、中原局的电报中强调,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及近年参加东北的斗争是光荣的,此种光荣斗争历史应当受到党的承认和尊重。但抗联同志在过去的工作中亦和党内其他各地从事革命斗争的同志一样,是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应该着重检讨自己过去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借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党工作。上述估计,适用于周保中同志及其他一切一贯地执行党的路线的抗联同志。我们认为应根据上述估计对周保中同志予以积极的帮助,启发他去掉某些包袱和片面性,这个同志会有更大的进步。[11]

  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重要篇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参与创建联合国并成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力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其重要标志,是中国参与发起创建联合国,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42年1月,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0月,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共同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首次倡议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8月至9月,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建议将准备建立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由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共同发起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6月26日,通过《联合国宪章》。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参加开罗会议、参与发表《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中国、英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三国联合对日本作战的计划,并一致通过《开罗宣言》。《开罗宣言》声明在日本战败之后,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所霸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归还中国;把日本从它用暴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开罗宣言》表示美国、中国、英国将团结一致,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开罗宣言》在随后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又征得苏联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

  中国参与发表《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联、美国、英国首脑在柏林波茨坦举行会议,讨论战后欧洲安排和处置德国等问题。在争得中国同意后,7月26日,美国、中国、英国共同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苏联对日本宣战后,也声明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波茨坦公告》共十三项,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波茨坦公告》规定对日本领土实行占领,完全解除日军武装,惩治战争罪犯,不准日本保存和发展可使其重新武装之工业,毁灭日本制造战争的力量。

  中国是接受《日本投降书》的战胜国之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军民的全面反攻,决定了日本侵略者的失败命运。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震动日本朝野。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失败的进程。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同盟国举行日本正式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同盟国的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和新西兰诸国代表,分别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1945年8月,中国抗日武装力量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朱德总司令命令日军向人民军队投降,但受到美国和国民党政府的阻挠。8月21日,中国军队代表在湖南芷江召见日军洽降代表,指示日军投降准备事宜。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中方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27万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投降。

  台湾回归祖国。1895年日本根据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占中国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不断进行反抗,共有65万人壮烈牺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方面的台湾省接收主官、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美国的联络官等出席仪式。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投降书上签字。陈仪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广播电台宣布:从即日起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重新归入中国版图,该区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归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建立联合国、接受日本投降等一系列国际重大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包括: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体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反映国际公理和正义,由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理念、规则、组织和机制。主要包括:1.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反映世界和平、正义、民主、进步潮流的一系列国际关系理念与价值观;2.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为中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制和机制;3.通过《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国际法性质的文件,对战后世界相关国家领土归属问题作出的公正、合理安排;4.通过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以及对战败国实施改造等一系列方式,形成惩罚战争罪犯、剥夺战败国战争潜力和权力,从法律上限制其政治和军事野心的一整套制度设计。由于少数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和美苏冷战的爆发,同盟国在战时所设计的战后国际秩序与战后实际形成的国际秩序有着较大的差别。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期所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是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石。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有权利有责任联合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巩固这个成果。以钓鱼岛为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和最早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非法窃取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随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收回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业已回归中国。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因此,要坚决捍卫包括《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坚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定。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4页。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68-569页。

  [3] 《苏维埃中国》,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1935年版。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57年翻印,第236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1册,第78-79页。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6页。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8]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页。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