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十二支队队长:徐泽民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0
来源:东北抗联
浏览次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十二支队队长:徐泽民

徐泽民,原名徐德奎,1900年出生辽宁省辽中县大徐家房子屯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的徐泽民聪颖好学,但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中途辍学,开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1922年,因不堪忍受“东家”的剥削压迫,离开家乡到黑龙江谋生计。四处奔波的生活,让徐泽民亲身感受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压迫和劳苦大众饥寒交迫的痛苦。
九一八事变后,徐泽民目睹祖国大好河山破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情景,毅然加入马占山部队的邓文团投身抗战。邓文部失败后,徐泽民一面从商,一面苦心寻找能够坚决抗日的队伍。
1938年,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先后担任游击大队秘书、军部参谋,随部队参加向黑嫩平原远征的活动,并于10月上旬到达了海伦县八道林子的后方基地。1939年,徐泽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夏,为了开展“三肇地区”(即肇州、肇东、肇源)抗日斗争,徐泽民等人来到三肇地区开展群众工作。为躲避敌人搜捕,化装后的徐泽民经常以行商卖药和传道的名义为掩护,行走在乡镇村屯,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广泛联络爱国群众,发展抗日组织和抗日武装。到1940年7月中旬,三肇地区成立了近10个抗日救国会分会和小组,有会员80多人,建立了群众抗日武装“武术团”,并与活动在这一带的山林队“双侠”、“九山”等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工作为后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在此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40年春,徐泽民来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密营,向中共北满省委汇报了三肇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当地群众抗日热情不断高涨等情况,建议派部队到三肇地区进行抗日活动。根据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指示,第十二支队准备在青纱帐起之后,利用青纱帐的掩护,深入三肇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下,首战肇州丰乐镇取得大捷。
9月中旬,在袭击肇东宋站的时候,由于汉奸告密,遭到大批日伪军袭击,部队被打散。9月下旬,在地方党组织协助下,分散的第十二支队战士被重新集合,并集体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决定由徐泽民任代理支队长。支队党组织在队员中认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稳定了队员情绪。
10月中旬,徐泽民率十二支队联合当地义勇军,抓住日伪当局召开所谓三肇地区“剿匪”祝捷大会的时机,攻克肇源城。随后,一鼓作气,攻头台、破三站、袭托古、击古龙,与日伪军战斗四五十次,攻克小城镇10余处。
1941年2月14日,徐泽民在兰西活动的情况被日伪特务侦知。他们对兰西县境进行严密搜查。夜11时30分,在兰西县丁家油坊屯,徐泽民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到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但他宁死不屈。11月19日,他用硬物在监号门板上刻下绝命诗后,自缢身亡,时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