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王光宇
王光宇,原名王明堂,又名王兴,1911年出生在吉林省德惠县岔路口乡腰窝堡屯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县立中学,后转入哈尔滨省立第一中学,在那里接受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王光宇在党团组织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江桥战斗时,他组织同学上街为马占山部队官兵募捐;哈尔滨保卫战中,他带领同学到抗日第一线慰问抗日义勇军将士。
1933年春,王光宇参加了中共满洲省委举办的秘密训练班,后被安排到宁安工农义务队做政治工作,并于当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王光宇任东北反日联合军五军一师一团政委,1936年2月任东北抗联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后任师长率部转战于宁安、穆棱、密山、依兰、牡丹江沿岸等地。1937年3月中共吉东省委成立,王光宇被选为省委常委、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任第五军党委委员。1937年5月,王光宇率五军二师取得了土龙山伏击、攻打依兰、袭击伪警察署等战斗的胜利,后经依东、桦川、富锦到达宝清与抗联第四军军部会师。
1937年11月,王光宇调任抗联四军任副军长,协助军长李延平开展政治军事整顿工作。在1937年冬季反“讨伐”斗争中,王光宇率百余人在宝清活动时,遭到数百名日军包围,他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奋勇反击,毙伤日军40余人,胜利冲出敌围。之后,他又指挥部队与抗联第八军一部100余人联合行动,攻袭了桦川县聚宝山伪警察署,解除了伪警察的全部武装,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30余支和马匹、粮食等其他军需物资。不久,王光宇又率部队攻打了伪军教导队,缴获机枪2挺、步枪100余支和其他军需物资若干。
1938年,日军调集6万余人对三江地区实行分割包围,重点“讨伐”。为了粉碎日军的企图,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指示所属第四、第五军突破日军封锁,由宝清、富锦地区出发,向五常、舒兰一带远征。王光宇与军长李延平率四军主力和五军二师向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移动,先后在勃利、林口等地与日伪军警战斗。7月中旬,西征部队到达苇河县并顺利攻占楼山镇,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近百支,子弹4万余发和大批军用物资,补充了部队的给养。随后,敌人紧急调重兵追寻西征部队,李延平、王光宇等人决定分兵活动,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1938年11月20日,李延平、王光宇与7名战士在五常县沙河子南沟错草顶子宿营时,突遭叛徒开枪射击,李延平中弹牺牲,王光宇受伤。王光宇强忍伤痛,带领剩下的4名队员返回五常寻找抗联队
伍,于1938年12月到达五常县九十五顶山与抗联十军会合。不久,在一次与敌人遭遇战中,王光宇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7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