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
祁致中,原名祁宝堂,1913年出生于山东曹县祁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春,由于生活所迫,年仅18岁的祁致中离开父母,跟随同乡来到东北,在黑龙江省桦川县驼腰子金矿(今属桦南县)当工人。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驼腰子金矿,不仅加派护矿队监管工人采金,而且还残酷地剥削压迫工人。祁致中见此情景,决定联络工友伺机造事。1933年6月下旬,祁致中等7人趁护矿队7名日军士兵架枪吃饭之机突然袭击,击毙守矿日军,全歼护矿队。这次金矿暴动成功后,祁致中带头成立了“东北山林义勇军”,报号“明山”。这支队伍以梨树沟为根据地,活跃于桦川、依兰、勃利地区,捉汉奸,打日寇,袭伪警,从不损害群众利益,在矿工和农民中享有很高威望。
“明山”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日伪当局的重视,“讨伐”力度不断加大。祁致中在率队进入方正县时,见到了赵尚志领导的哈东支队,决定接受改编,共同抗日,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经中共勃利县委批准,“明山”队被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祁致中任师长,部队主要活动在依兰、桦川、勃利等地,并于当年秋在桦川七星砬子密营中建立了兵工厂。兵工厂从最开始的修理枪支,到后来置办机床、发电机和各种工具,转为制造枪支、子弹和手榴弹,逐步建起修械、制枪和弹药等3个车间,扩大发展成为兵工厂,为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联独立师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队伍扩大到1500人。根据北满抗联总司令部的指示,1937年10月,独立师在富锦二区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军部下辖1个师,师长李景荫,师下辖3个旅,在富锦、宝清、桦川等地开展游击战斗。祁致中抗日坚定,作战勇猛,人称“祁老虎”。
1937年11月下旬,七星砬子兵工厂急需火药,祁致中率队自富锦向北活动,曾进入苏联境内以谋求苏联远东军的帮助,后于1939年6月随赵尚志等人返回东北。1939年6月,祁致中率部在攻袭乌拉嘎金矿的战斗后,不幸以身殉国,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