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抗联史实 > 抗联英雄谱 >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黄玉清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3 来源:东北抗联 浏览次数: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黄玉清
 
黄玉清,原名黄亨镐,1899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6岁时随家人迁居黑龙江省穆棱县向阳村,1913年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1928年,他带领本村贫苦群众,与地主开展反抗盘剥、压榨的减租减息斗争。
1929年,他因组织同反对抗日的基督教牧师的斗争,被穆棱县八面通警察署以“骚乱治安、干扰传教”为由,关押两个多月。出狱后,他继续领导群众进行反日斗争,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英勇不屈的精神品格。
1930年9月,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要求,黄玉清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黄玉清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革命思想,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31年,黄玉清被选为中共穆棱县下城子区委书记,不久,又担任了中共穆棱县委宣传委员。1932年11月,遵照党的指示,他来到密山县哈达河一带,从事筹建密山县委的工作,并在密山县委成立后,当选为县委委员兼西大林子、白泡子地区区委书记。与此同时,他积极组织这一地区的群众建立秘密的抗日组织———“反日会”,使这一地区的反日斗争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934年9月,中共密山县委扩大会议在密山县哈达河召开。会议决定组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同时为加强这支抗日部队的领导力量,将选派一批县委党员干部到抗日同盟军中工作,充实部队的骨干力量。
黄玉清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担任第四军一团二连指导员,率部活动于密山、勃利、穆棱、宁安一带山区,经常袭击日伪据点,取得许多战斗的胜利。1936年,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黄玉清任军政治部主任兼一师政治部主任。
1936年5月29日,为接应驻密山县哈达河的伪军第二十六团部分爱国士兵起义,黄玉清率四军一团和三军四师共150余人,急行军120余华里奔袭哈达河,于当日午夜包围伪军团部。伪团长试图抵抗,被击伤俘虏。此次战斗,接应出起义伪军40余人,缴获枪支150余支、子弹10余箱及许多军用物资。
 1936年6月20日,抗联第四军主力向宝清地区东征,黄玉清率四军一团仍留在勃利一带活动。不久,一团以收编的反日山林队为基础,成立了新三团。由于一、三团积极开展游击斗争,在勃利县日伪军控制较为严密的小五站、青龙沟一带,抗日部队也能往来自如,并得到群众的支持。
 1937年春节前夕,黄玉清从勃利来到宝清县大叶子沟第四军密营,向军长李延平汇报工作,并研究如何进一步开展宝清和富锦地区的抗日活动。
1938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指示所属第四、第五军,突破日军的封锁,由宝清、富锦地区出发,向五常、舒兰一带远征,设法与抗联第一、第二军取得联络,开始新的军事行动。黄玉清与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率四军主力西征,沿途战斗异常残酷,抗联部队损失惨重,处境非常艰难。他的妻子也在五常境内的一次战斗中牺牲。黄玉清在越过中东路后,随五军一师行动,于秋天返回吉东,他是四军西征的干部中唯一的生还者。
1939年秋冬,黄玉清任吉东省委委员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他率领总部留守部队和五军三师的一个团,面对敌人疯狂的围剿,继续顽强地战斗在宝清、富锦、勃利一带。
1940年2月20日, 黄玉清等20 名抗联战士被数10 倍的日伪军包围在宝清县南的石灰窑里。激战中,黄玉清不幸牺牲。时年41 岁。
 
1940年2月20日,黄玉清率部在宝清县王福岗南方石灰窑附近寻找给养时,突遭200多名伪军包围。激战中,黄玉清等18人在战斗中牺牲,时年41岁。
 
 
 
 

关于我们
陈列展览
馆藏文物
荣誉展示
展馆要闻
参观须知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辽宁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备案号:辽ICP备20002576号-1  技术支持:沈阳辽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参观预约:024-46854706  传真:024-46854706  辽公网安备:21010102003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