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治委员: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徐家乡(今宜宾县白花镇)伯阳嘴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自幼进私塾读书,受其姐夫郑佑之(中共宜宾特支的第一任书记)影响,阅读《新青年》、《觉悟》等进步刊物,开始接受反帝爱国的革命思想,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赵一曼考入宜宾县立女子中学,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经宜宾中共组织批准,赵一曼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于1927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11月,因国内斗争需要提前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派一批干部去东北工作。1932年春,赵一曼来到沈阳,在中共奉天特委负责女工工作。她以大英烟草公司女工身份发展工会会员,扩大工会组织,积累了许多地下秘密斗争经验。
1932年秋,赵一曼被党组织调到哈尔滨任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春,她参加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两次去海伦巡视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哈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在哈尔滨工作期间,赵一曼经常与从事革命文艺工作的同志接触,撰写文艺作品在总工会办的地下刊物《工人事业》上发表。她写的《滨江述怀》抒发了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4年春,由于日伪当局疯狂搜捕地下党,赵一曼被派到珠河县抗日游击区开展工作,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她和群众同吃同住,经常到群众家里开展工作,给他们讲抗日救国道理。在三股流根据地,他组织抗日妇女会给游击队做军衣军鞋、送情报、运给养,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珠河县城,把地下党买到的枪支和子弹巧妙运出城外。1935年春,县委派赵一曼任铁北区委书记,她深入到滨绥铁道北侯林乡一带,组织起一支农民自卫队进行抗日斗争,后改为地方游击队,配合赵尚志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作战。同年秋,县委派他到三军一师二团担任政治委员。她率领的农民自卫队和由青壮年组成的游击连,纪律严明,亲近群众,广为当地村民欢迎。很快,一个英姿飒爽、红枪白马的女指挥员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1935年11月15日,赵一曼与团长王惠同率二团在铁道北春秋岭左撇子沟活动时,被300余名日伪军包围,赵一曼在战斗中手臂受伤,与几名战士退到侯林乡小西北沟养伤。22日上午,敌人包围了他们的住处,战斗中赵一曼腿骨被打断,血流如注,昏倒被俘。敌人连夜对她进行审讯,面对利诱和酷刑,她誓死如归,坚贞不屈。5天后,赵一曼被带到哈尔滨关进伪滨江省警务厅地下室看守所。由于赵一曼伤口溃烂化脓,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敌人为了获取有价值的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护治疗。期间,赵一曼不忘进行抗日宣传,争取了护士韩勇义和看守董宪勋帮助自己逃离了医院,但是又在途中被追了回来。经过一个月的审讯,赵一曼始终没有泄露党的任何秘密,敌人什么也没得到。7月末。滨江省警务厅决定把他押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凌晨,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心情反而更加平静,于是向看守要了纸和笔,给她远在南方的儿子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小北门英勇就义,时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