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
陈翰章,满族,1913年6月14日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县城西半截河屯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聪敏,性格刚强,1921年入本村私塾,1927年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敦化敖东中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中学毕业后,陈翰章回到县立第一小学当教员,被聘为《吉长日报》通讯员,撰写文章揭露和抨击社会和教育界的黑暗现象。后来,他到县立教育馆当讲演员,还办起平民学校教群众识字,深受群众欢迎。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敦化县城,陈翰章利用举行讲演会机会,团结带领一批爱国青年散发传单,张贴反日标语、漫画等进行抗日救国宣传鼓动。
1932年2月,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攻打敦化县城,陈翰章组织爱国学生志愿救国军攻城,救国军撤离后,他仍留在城里坚持反日斗争。很快,他投笔从戎参加了救国军,担任司令部秘书,并结识了进入救国军担任参谋长的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周保中。1932年10月10日,救国军联合其他抗日武装攻打宁安县城,陈翰章担任鼓动队队长,与突击队员一起冲在最前线,涉水过江,炸掉军火库,成功的完成了作战任务。陈翰章在这次战斗经受了锻炼,在救国军里秘密成立的中共特别支部批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春,按照党的指示,陈翰章以中国国民救国军总司令部特派代表的身份,到北平、天津一带进行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各界人士支援东北的抗日斗争,后于5月底返回东北。1934年8月,中共宁安县委重建宁安游击队,陈翰章任政治指导员。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成立,陈翰章任二师参谋长,协助师长傅显明率领部队活动在宁安、敦化一带。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陈翰章调任第一路军第二军五师师长,并当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二军五师在陈翰章的率领下,除了承担起中共南满省委与中共吉东省委、抗联第一路军同第五军之间的通信和联络工作任务外,还与第五军相互配合,在镜泊湖沿岸频繁开展游击活动。在汪清、珲春、宁安、敦化等游击区经常袭击日伪据点,颠覆军车、破坏敌人的铁路、桥梁、隧道、机场、仓库等军事设施,扰乱敌人后方。陈翰章率领抗联第二军第五师部队与日、伪军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在宁安、敦化的统治,人民群众热烈拥护陈翰章所部的斗争,群众中到处传颂着:“日本鬼子遭了殃,出门遇见陈翰章。”
1939年7月,抗联第二军第四、第五师部队领导人会议在安图县汉阳沟召开,会议宣布将原第二军第四、第五师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指挥,侯国忠任副指挥。8月,陈翰章与魏拯民以接连三次的攻击战和伏击战取得安图大沙河战斗等胜利,后又率部攻克集团部落、大蒲柴河设伏、伏击敌人车队等战斗的胜利,极大震撼东边道地区的日伪统治。仅据日伪统计,1939年6月至12月,笫三方面军袭击敌人及与敌人交战共计55次。
1940年,由于日伪集结重兵“讨伐”,第三方面军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为了保存力量,继续打击敌人,他命令第三方面军主力部队向东移至三江地区,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继续留在镜泊湖一带牵制敌人。1940年12月8日,他率部在镜泊湖小湾湾沟附近密林活动时,遭到伪警察“讨伐队”千余人三面包围,与敌人激战2小时,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