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抗联史实 > 抗联英雄谱 >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柴世荣
发布时间:2025-07-04 12:52 来源:东北抗联 浏览次数: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柴世荣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柴世荣

柴世荣,原名柴兆升,1894出生于山东省胶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899年随父母迁居吉林省和龙县,1924年应招去朝鲜当修建铁路的苦力,四年后返回和龙县龙井村当了一名警察,因从不欺压良善,常接济穷苦百姓而深得民心。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民众纷纷揭竿抗日,柴世荣出于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热情,利用手中掌握的警察所的枪支拉起了队伍抗日,并将全家人领上了抗日道路。不久,他率队加入由王德林领导的抗日国民救国军,被任命为救国军第四旅旅长。他能征惯战,不断攻城陷地,令敌人心惊胆战,“柴旅”成为救国军中的一支劲旅。
1932年春,周保中等人受中共满洲省委派遣到救国军中开展工作。柴世荣在此期间深受影响,并决定跟着共产党走,从此与周保中成了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 1934年初,周保中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正式成立,柴世荣率部加入,并被推选为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盟军后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柴世荣任副军长。1936年2月下旬,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精神,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 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全军编为两个师。根据军委部署,柴世荣率部活动于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年底,率军部辗转依兰、勃利和方正一带进行抗日活动。
1937年1月27日,柴世荣通过地方抗日救国会得知,驻勃利以西后刁翎的日军勒令当地农民准备200余张马爬犁,将于第二天向林口出动,便立即决定动员军部警卫营、第二师第五团、青年义勇军和妇女团等歼灭这部敌人。1月28日晨,柴世荣率部埋伏在敌军必经之险要咽喉地带大盘道,此时正值农历大寒季节,寒风刺骨,冰雪覆地。中午时分,日军的爬犁队进入伏击阵地,遭到抗联指战员步枪和手榴弹的猛烈攻击,被打得人仰马翻,死伤遍地。第五军部队乘势冲锋下山扑向敌人,将数十名日军全部歼灭。大盘道战斗后,柴世荣乘胜扩大战果,捣毁了驻在距大盘道较近的前刁翎伪军第二十六团一个营,击毙日本教官和宪兵21人、伪军官兵近30人,其余缴械被俘,缴获大量枪支、子弹和粮食等军需物资。大盘道之战,迅速传遍附近乡镇,人们欢欣鼓舞。
1937年10月1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正式组成,周保中任总指挥,柴世荣升任五军军长,率第五军第一师在牡丹江沿岸开展游击活动。1938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指示柴世荣、李延平等人率所属第四、第五军,突破日军的封锁,由宝清、富锦地区出发,向五常、舒兰一带远征。一路上, 远征部队不
断与日伪军战斗,后敌人调集重兵围追西征部队,柴世荣率抗联第五军教导团和救世军王荫武部停止西征,返回刁翎游击区。
1939年4月,柴世荣将五军各部化整为零,转战于宁安、穆棱县一带,以老爷岭山地为依托,在图(们)佳(木斯)、中东铁路和宁(安)敦(化)公路沿线开展游击活动。1940年底,由于日军的疯狂“围剿”和残酷镇压,为了保存力量,坚持长期斗争,抗联第二路军除一小部分队伍在饶河地区坚持游击斗争外,主力部队越界转入中苏边境设立野营,集结休整。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野营正式成立,全旅下设四个营,柴世荣任四营营长,1943年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时年49岁。
 
关于我们
陈列展览
馆藏文物
荣誉展示
展馆要闻
参观须知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主办单位:辽宁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备案号:辽ICP备20002576号-1  技术支持:沈阳辽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参观预约:024-46854706  传真:024-46854706  辽公网安备:21010102003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