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光
李红光,原名李弘海、又名李义山。1910年生于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丹洞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双伊特支组织委员、磐石游击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参谋长、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等要职。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前身——磐石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抗联著名将领。
李红光自幼在朝鲜生活,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愤然随其父母来到中国吉林省伊通县三道沟屯流沙咀子定居。在中国,他同样受着封建地主和恶霸豪绅的欺压。当时家境贫寒,弟、妹年幼,红光就帮助父母种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李红光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他祖父是个很有学问又兼通汉学的老人,经常给红光讲古今人物的爱国事迹,教他学习汉语。李红光在他祖父的熏陶下,不倦地学习,虽然只读几年书却学有长识。他不仅会朝文,日文也很好,会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话,还会讲汉话和诵读汉文,用汉语写文章。他从小饱尝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十岁时目睹了朝鲜“三•一”反日运动,受到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养成了对国内、国际大事的研究探索精神。由于他的多知广识吸引了许多青年人,遇有大事小情都找他解难,红光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带头人。同时也凭着他的沉着老练、礼让谦恭,赢得了父老们的赞赏。
李红光居住的溜沙嘴子屯,是伊通、磐石、双阳三县交界的山林地带,日伪统治者的鹰犬很少到达那里,利于开展革命工作。从朝鲜流亡来的革命者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李红光常被吸收参加,阶级觉悟提高很快。1927年他加入了朝鲜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同盟,投入了反日活动,和向地主进行抗阻抗粮的斗争。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格局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原则和中央的决定作出决议:“韩国党员应经一定手续加入中国共产党,按中央党章成立支部”。八月间在磐石一带成立了中共磐石县委,领导磐石、伊通、双阳等县党组织的革命斗争。李红光在伊通县三道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立三路线”在全党推行,李红光积极投入了斗地主、打走狗、减租减息、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的斗争。县委曾经组织了一支20多人没有武器的劳农赤卫队,李红光任队长,尽管当时革命力量还很薄弱,不可能赢得胜利,由于他在斗争中讲究策略,保护群众少受损失,初步显露出他的领导才能。1931年春,李红光被选为伊通特支组织委员,4月又被选为磐石县委委员。此时全党虽然停止了“立三路线”,但又开始了比其更“左”的王明路线。县委为执行“左”的路线,又发动了规模更大的斗争。李红光根据工作需要,把家迁移到革命斗争活跃的磐石县蛤蟆河子五间房居住。这时他的汉语已经比较纯熟,与广大汉族贫苦农民交朋友,宣传革命道理,带领汉朝两族群众参加斗争。在蛤蟆河子发动了有几百名汉、朝族群众参加的暴动,分了地主的粮食和财物,处死了几个日本走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东北土地,全东北人民的反日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列。中共磐石中心县委为保卫党的机关、惩治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建立了一支小规模的革命武装——打狗队,李红光任打狗队队长。后来,打狗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磐石工农义勇军、南满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有生力量。
在早期革命活动中,李红光显露出超人的大智大勇。一次,特支七、八名同志聚在他家开会,忽闻当地的地主武装正朝这边走来,他灵机一动,让其余的同志拿起锄头等农具到自家门前的地里割草,他即以雇短工干活为名,镇定自若地支走了对方。打狗队成立不久,他参加领导了中朝两国群众包围磐东警察署的斗争,夺回被日寇和汉奸走狗逮捕的数十名党员和群众。他在磐石地区党领导的“四·三”、“五·一”、“五·七”等数次群众反日运动中,总是首当其冲,英勇无畏。特别是在“五·七”运动中,四千余名群众揪出五十多个汉奸走狗,举行游街示威,声势浩大,惊动了磐石、伊通、双阳三个县的统治集团,他们纠集了千余兵力,四面包围了群众的集结地,并鸣枪威胁。李红光一马当先,奋勇冲在群众队伍的前头,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也对敌兵做宣传瓦解工作,终于迫使敌人撤走,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32年初,党派杨佐青协助他工作,任打狗队政委。他与杨佐青带领打狗队在呼兰镇西南,缴了以地主李二阎王为首的“大排”的二十多条枪,处决作恶多端的李二阎王。搞掉了呼兰镇周围的一些汉奸走狗,营救出被敌人抓走的二十多名反日群众。在李红光的领导下,打狗队越战越勇,威名远震。
1932年5月,按照党的指示,以打狗队为主组建了南满第一支正式的工农抗日武装——满洲工农义勇军第四军第一纵队(亦称磐石工农义勇军),李红光担任纵队参谋长职务。同年冬,杨靖宇受党委派到南满整编各红色游击队,磐石工农义勇军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亲任政委,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从此,李红光成为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为中朝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鞠躬尽瘁。
1933年冬,李红光随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部队越过辉发河封锁线,开辟了柳河、通化、清原、兴京等新的游击区。翌年春至年底,任独立师参谋长、第一师师长的李红光率部挺进到桓仁、本溪县,将这一带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以及饱受日寇蹂躏的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开辟了以老秃顶子、和尚帽子两座大山为中心的本桓抗日根据地,为后来抗联在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李红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中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34年初冬,李红光与杨靖宇率三百余指战员在凉水河子东吐噜屯被日伪军包围,李红光带四十多人化装成日本守备队向西突击。途中被一支日军拦住去路,他用日语与对方联系上并走到一起。日军的军官被他训斥一通,并出其不意拔出指挥刀砍死日本军官,缴了这队日军的枪,部队顺利冲出敌人的包围。接着,他率七十余人在驼腰岭设下埋伏,打坏了一辆日军汽车,活捉伪通化县长徐某和一名日军指导官,缴获二十三支步枪和四支手枪。
1934年冬,日寇实行了冬季大“讨伐”,李红光率一师转战桓仁、兴京等地,与敌人进行了无数次血战。深冬,他率百余名战士跨过鸭绿江,袭击了朝鲜的捷克城,解除沿江各警察署的武装。当日寇大军赶到时,他已率队返回通化、桓仁一带。不久,他带队打进朝鲜东兴城。东兴城为中朝国境线上日寇后方要地,设有几道警备网,水陆警戒日夜不断,素有“铜墙铁壁”之称。李红光率队攻入此城,日伪当局甚为震惊。当时伪满各报评论“谓此役是‘九·一八’以来抗日第一次壮举,是‘高丽’独立后的重大事件。”日本关东军的报纸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境警备史上空前事变。”
1935年春,杨靖宇将军带一支骑兵队伍到兴京、桓仁一带活动。5月上旬,李红光带一师部分队伍到桓仁县海清伙洛与副师长韩浩会合。5月下旬,李红光带领近二百人的队伍从兴京向桓仁进发,当行至兴京与桓仁交界的老爷岭(今老岭山)时,与二百多名伪军相遇。他果断地指挥战士们摆开阵势,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凭借其武器装备上的优势顽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李红光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反扑。在战斗中,手举望远镜搜索敌人机枪阵地,不幸胸和腿部中弹,倒在血泊之中。战士们将他送到靠近桓仁海清伙洛的黑瞎子望密营中抢救,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3日后光荣牺牲。
李红光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他年轻的宝贵生命,他那英雄的名字,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毛泽东同志曾赞扬说:“李红光是东北有名的义勇军领袖之一”。中国人民为了纪念他,在解放战争中,曾以他的名字成立了“李红光支队”。这支队伍转战全国各地,为解放全中国,消灭蒋匪军,建立了不少功勋。解放后,在烈士创建游击队的磐石县,有用“红光”命名的街道、村屯、商店、工厂、学校……在烈士的家乡,伊通县流沙咀子屯,1985年为李红光烈士修建了丰碑!巍巍青山,悠悠白云,烈士英明万古永存。
李红光(1910-1935)出生于朝鲜,1926年迁居中国吉林省伊通县。
1930年3月,李红光在伊通县三道沟组建了劳农赤卫队并担任队长。赤卫队坚决打击亲日分子,严罚恶霸地主,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欢迎。1930年8月,中共磐石县委成立,李红光因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很快得到当地党组织的信任,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8月,中共满洲省委为了加强对群众抗日斗争的领导,建立磐石中心县委,并建立中心县委领导下的双(阳)伊(通)特别支部,李红光担任特别支部组织委员。九一八事变后,李红光等组织专惩汉奸的“打狗队”,任队长。
1932年2月,调任磐石中心县委委员,并担任磐石赤色游击队队长。同年4月,亲自组织领导磐石“四三”反日暴动。1932年6月,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第一支抗日武装―――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军第四纵队在磐石地区宣告成立,李红光在总队部工作。义勇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任队长兼政委,李红光任游击队政委。1933年9月,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师参谋长。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李红光与杨靖宇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斗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1935年5月上旬,李红光率部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5月12日,年仅25岁的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因伤势过重,在辽宁省新宾县光荣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牺牲后,战友们将他的遗体秘密运送至大青沟黑瞎子望的山林里,安葬在一棵核桃树下。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特意将他的名字谱写进歌词。歌词说: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1946年,在李红光战斗过的南满地区,还以他的名字组建了李红光支队,这支队伍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
李红光
李红光,曾用名李弘海、李义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前身——磐石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抗联著名将领。1910年生于朝鲜京畿道,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双伊特支组织委员、磐石游击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参谋长、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等要职。
李红光自幼在朝鲜生活,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愤然随其父母来到中国吉林省伊通县三道沟屯流沙咀子定居。在中国,他同样受着封建地主和恶霸豪绅的欺压。1930年,在中国境内的朝鲜共产党员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全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李红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从此,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中朝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东北土地,全东北人民的反日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列。中共磐石中心县委为保卫党的机关、惩治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建立了一支小规模的革命武装——打狗队,李红光任打狗队队长。后来,打狗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磐石工农义勇军、南满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有生力量。
在早期革命活动中,李红光显露出超人的大智大勇。一次,特支七、八名同志聚在他家开会,忽闻当地的地主武装正朝这边走来,他灵机一动,让其余的同志拿起锄头等农具到自家门前的地里割草,他即以雇短工干活为名,镇定自若地支走了对方。打狗队成立不久,他参加领导了中朝两国群众包围磐东警察署的斗争,夺回被日寇和汉奸走狗逮捕的数十名党员和群众。他在磐石地区党领导的“四•三”、“五•一”、“五•七”等数次群众反日运动中,总是首当其冲,英勇无畏。特别是在“五•七”运动中,四千余名群众揪出五十多个汉奸走狗,举行游街示威,声势浩大,惊动了磐石、伊通、双阳三个县的统治集团,他们纠集了千余兵力,四面包围了群众的集结地,并鸣枪威胁。李红光一马当先,奋勇冲在群众队伍的前头,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也对敌兵做宣传瓦解工作,终于迫使敌人撤走,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32年初,党派杨佐青协助他工作,任打狗队政委。他与杨佐青带领打狗队在呼兰镇西南,缴了以地主李二阎王为首的“大排”的二十多条枪,处决作恶多端的李二阎王。搞掉了呼兰镇周围的一些汉奸走狗,营救出被敌人抓走的二十多名反日群众。在李红光的领导下,打狗队越战越勇,威名远震。
1932年5月,按照党的指示,以打狗队为主组建了南满第一支正式的工农抗日武装——满洲工农义勇军第四军第一纵队(亦称磐石工农义勇军),李红光担任纵队参谋长职务。同年冬,杨靖宇受党委派到南满整编各红色游击队,磐石工农义勇军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亲任政委,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从此,李红光成为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为中朝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鞠躬尽瘁。
1933年冬,李红光随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部队越过辉发河封锁线,开辟了柳河、通化、清原、兴京等新的游击区。翌年春至年底,任独立师参谋长、第一师师长的李红光率部挺进到桓仁、本溪县,将这一带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以及饱受日寇蹂躏的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开辟了以老秃顶子、和尚帽子两座大山为中心的本桓抗日根据地,为后来抗联在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李红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中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34年初冬,李红光与杨靖宇率三百余指战员在凉水河子东吐噜屯被日伪军包围,李红光带四十多人化装成日本守备队向西突击。途中被一支日军拦住去路,他用日语与对方联系上并走到一起。日军的军官被他训斥一通,并出其不意拔出指挥刀砍死日本军官,缴了这队日军的枪,部队顺利冲出敌人的包围。接着,他率七十余人在驼腰岭设下埋伏,打坏了一辆日军汽车,活捉伪通化县长徐某和一名日军指导官,缴获二十三支步枪和四支手枪。
1934年冬,日寇实行了冬季大“讨伐”,李红光率一师转战桓仁、兴京等地,与敌人进行了无数次血战。深冬,他率百余名战士跨过鸭绿江,袭击了朝鲜的捷克城,解除沿江各警察署的武装。当日寇大军赶到时,他已率队返回通化、桓仁一带。不久,他带队打进朝鲜东兴城。东兴城为中朝国境线上日寇后方要地,设有几道警备网,水陆警戒日夜不断,素有“铜墙铁壁”之称。李红光率队攻入此城,日伪当局甚为震惊。当时伪满各报评论“谓此役是‘九•一八’以来抗日第一次壮举,是‘高丽’独立后的重大事件。”日本关东军的报纸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境警备史上空前事变。”
1935年春,杨靖宇将军带一支骑兵队伍到兴京、桓仁一带活动。5月上旬,李红光带一师部分队伍到桓仁县海清伙洛与副师长韩浩会合。5月下旬,李红光带领近二百人的队伍从兴京向桓仁进发,当行至兴京与桓仁交界的老爷岭(今老岭山)时,与二百多名伪军相遇。他果断地指挥战士们摆开阵势,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凭借其武器装备上的优势顽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李红光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反扑。在战斗中,手举望远镜搜索敌人机枪阵地,不幸胸和腿部中弹,倒在血泊之中。战士们将他送到靠近桓仁海清伙洛的黑瞎子望密营中抢救,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3日后光荣牺牲。
李红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英勇牺牲,是两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彪炳史册,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