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介绍

馆藏文物/ COLLECTION
参观服务/ VISITING SERVICE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00停止入馆
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馆址: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预约电话:
024-46854706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

2020-09-30 09:52来源:东北抗联浏览: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
 
                        黄  伟
 
摘  要:中国的抗日战争雪洗了百年国耻,瓦解了殖民体系。抗战中民族精神大弘扬、民主意识大觉醒、民主力量大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枢纽,为团结中华民族凝聚中国力量铺垫了扎实根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并锻炼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地位;世界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首先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其次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伟大民主革命,推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复苏,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及国际地位,为新中国成立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广泛尊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伟大民族解放战争,雪洗百年国耻,瓦解殖民体系,独立主权国家初现端倪
近代中国饱受欺凌和屈辱,然而百年耻辱磨难,并没有摧毁中华民族精神,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地为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进而实现民族复兴而奋起抗争。然而无论是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反抗斗争,还是席卷半壁江山持续1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尽管每一次反侵略战争都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为民族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抗日战争前的这些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惟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歼灭日军 105万余人,在盟军的配合和打击下,迫使日本裕仁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爱好和平的人们举世欢庆;8月21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湖南芷江接受日军代表投降,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向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投降,中国人民扬眉吐气。9月9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上,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递交《日本政府向中国投降降书》并签字,“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侵华日军128万人全部向中国投降。10月25日,中国政府代表陈仪在台北主持了台湾地区受降仪式,自甲午战争后被割让长达50年之久的宝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而自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鉴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和世界抗战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通过外交上的不懈努力,于1943年1月11日分别同美国、英国签订了《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这两个新约基本废除了他们在华政治上、军事上的特权。随之,中国相继同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法国等十几个国家也签订了新约。这一系列新约的签订表明长期以来套在中国头上的枷锁被粉碎。
二、民族精神大弘扬、民主意识大觉醒、民主力量大发展,为团结中华民族凝聚中国力量铺垫了扎实根基
民族精神大弘扬。中华民族从来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优良传统,从不甘于受奴役和压迫。在艰苦的抗战中,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舍生取义,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海内外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声息相通,有着同呼吸共命运、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更让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共赴国难,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弘扬: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民主意识大觉醒。抗战!团结!进步!是抗战时期民主意识大提高的主要内容,也是抗战胜利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抗战初就对抗战和民主有深远的战略思维: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把抗日战争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把争取抗战的胜利变成人民的胜利,把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相结合。一方面,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坚信兵民为胜利之本,坚决反对国民党仅仅依靠国民党军队、限制人民民主力量发展的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前,毛泽东就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因此“抗战需要人民的动员,没有民主自由,便无从进行动员。”在抗战的硝烟中,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更加积极地全民动员、投身抗日;另一方面,中共坚持团结抗战,主张发展民主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抗战来扩大民主。抗战伊始,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抗战需要全国的和平与团结,没有民主自由,便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不能增强国内的团结”,“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因此必须“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抗战中,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一道积极投身宪政运动,坚持团结抗战,共同反抗国民党的一党专制。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的豫湘桂大溃败,政治上的独裁专制,经济上的横征暴敛,丧尽了人心,深深激起全国上下强烈愤慨。结束一党专政,改组政府,成为民主意识武装起来的人民的普遍愿望。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新政治主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民主力量大发展。抗战前,国民党镇压抗日民主运动,迫害爱国民主人士,实行特务、法西斯统治,民主力量未能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抗战后,由于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得到迅速发展。
从地域上来看:在抗日根据地,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实施普选,进行民主改革,减租减息,文化教育宣传民主卓有成效,民众抗战热情高涨,民主力量得到大发展;在沦陷区,中共隐蔽精干,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教育,针对日军法西斯暴行,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启发群众民族意识,激励抗日热情,增强战胜信心,民主力量逐步扩大;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通过秘密和公开斗争相结合的各种民主活动,争取抗日进步力量,加强抗日民主宣传。尤其是西南大后方的重庆、桂林、昆明、贵阳等地,在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的直接领导和影响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广泛开展活动大大繁荣了抗战文化,带动全国爱国民主力量蓬勃发展。
从社会界别来看:无论是政界、文化界、教育界、文艺界、工商界、宗教界、……,还是具体到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商人、手工业者……各地各界广泛参加的联合会、救国会等爱国民主抗日团体都用各自不同方式开展活动、进行斗争。学生和进步青年是爱国民主运动的先锋力量,工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文化界人士发挥出巨大的宣传教育优势,工商界人士提供了可贵的物质保障,参军、抗战的士兵更是用热血铸就忠魂……工农商学兵各界爱国人士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战救国民主运动中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全国人民的抗战民主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领导和推动工作,民主力量得到广泛发展。
从宪政运动来看:民盟的成立和宪政运动,是民主力量大发展的显著标志。国民参政会是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各党派参政议政的一个咨询性质的资政机关,1939年9月9日,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4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毛泽东、秦邦宪、章伯钧、王造时等参政员共同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施宪政。经过激烈争论和斗争,大会审议通过《请政府明令定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案》,随后掀起了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但国民党一直打击破坏民主宪政活动,实行伪宪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间势力大都对国民党丢掉幻想,强烈谴责其排除异己、专制独裁的卑劣行径,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孤立。1943年9月18日,民盟主席张澜结合时局著文提出“立即承认国民党外各党各派之合法存在于活动”等爱国民主主张,不久董必武、黄炎培等成立了宪政实施促进会。宪政座谈会、民主演说、进步报刊等以各种形式宣传民主宪政的活动广泛兴起。宪政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深感自己政治上的被动孤立。1944年初,蒋介石统治集团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伪装民主,希望中共到重庆谈判以示姿态、掩人耳目。中共中央为戳穿其虚假的面纱,便决定积极参加,借以广泛地团结各民主党派,争取和广大民主人士一起推动蒋介石转变政策。在共产党和爱国民主力量的积极参与下,第二次宪政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国统区形成浩大声势,得到全国人民广泛响应。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适时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这就更广泛地团结争取了民主党派和民主力量,使国民党在政治上更加陷入孤立被动。经过宪政运动,民盟、民联、民促等民主党派和张澜、宋庆龄、沈钧儒、黄炎培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都更加支持或转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主张,成为抗日民主事业的中坚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锻炼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奠定坚实基础
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一个重要武器是统一战线。抗战伊始,党就积极倡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有爱国抗日的各党各界在内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从当时实际出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统一战线的原则和策略。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对统一战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指导方针。在复杂背景下的国共合作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基本政策,在巩固国共合作的同时,针对国民党顽固派肆意搞摩擦、搞分裂、限共、溶共、防共的政治军事进攻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粉碎了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践,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以共产党员为领导核心的统一战线组织。1938年4月1日,郭沫若担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掌管宣传工作的第三厅厅长,第三厅成为中共在国统区开展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阵地。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等各界各类众多的抗日救亡团体、文化艺术团体都是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统战战斗堡垒,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另一个重要武器就是武装斗争。党重视发展武装力量和扩大根据地,倡导、坚持、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战方针和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并上升到战略地位。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中进一步发展成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等军事巨著就是抗战胜利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在抗战中,共产党准确分析战局形势,针对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战术,在负责开辟敌后战场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并发展了党的军事路线。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牵制并消耗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有力配合正面战场,积小胜为大胜,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为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主力军。无论是冰天雪地、崇山峻岭的残酷环境,还是弹药匮乏、装备落后的后勤保障,人民抗日武装在艰苦卓绝的14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中,运用机动灵活、卓有成效的战略战术战法,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全面反攻等辉煌胜利,在以分散游击的方式天天进行处处发生的无数次大小战斗中,日本侵略者困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而疲于应对、狼狈不堪、无力自拔。党的七大指出“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战争,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战略战术,构成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军事路线,是解放区战场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据统计,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有了飞跃性的大发展: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在抗战胜利时发展到120万正规军,200多万民兵;抗日根据地由陕甘边区等几片零散的小块根据地,发展到有一亿三千万人口、共96万平方公里的18个解放区。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锻炼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影响力极广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又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熟练掌握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历史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发展,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日益成熟,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的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抗战时期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炉火纯青、成熟有效;组织上:中国共产党由抗战前几万人的小党派发展到1945年党的七大时有121万党员的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党,基层党组织遍布全国各地,军政人员和党员的素养和经验在抗战中不断积累提高,而且形成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自身无比的先进性和凝聚力,才有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战斗力,党的建设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面对艰难困苦无所畏惧,为了人民利益牺牲自己,给全国人民留下崇高形象,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成为团结全国各民主党派和民主力量的核心,党的不断发展、壮大、成熟确保了在抗战中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才博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为成为建立新中国、开辟历史新纪元、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奠定坚实基础。
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大转变,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由抗战前被西方列强蔑视的弱国到抗战后转变成为受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主要大国。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侵略欺凌,国际地位低下,深深陷入半殖民地化的社会性质根本无从谈起民族复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没有享受到一个战胜国的应有待遇: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无理提出无条件接收德国在胶州湾的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特殊权益,而英、法、美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竟同意日方无理要求,中国主权被帝国主义者们肆意操纵。中国在外交上没有话语权,主权和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基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独立主权国家初现端倪,国际地位大为转变,由倍受蔑视的弱国转变为广受重视的大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蒋介石成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来。1942年元旦,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时,中国作为与英、美、苏并列的四大国之一领衔署名,成为举世公认的反法西斯大国和联合国发起国之一;1943年四国外长莫斯科宣言,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随后的开罗会议,蒋介石作为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出席这种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并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重要的影响;1943年12月3日,在重庆、华盛顿、伦敦同时公布的《开罗会议共同宣言》肯定了中国为世界四大国之一的国际地位,宣布归还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而得来的外交上的成功;1945年4月25日,中国又作为四大国之一发起旧金山会议,与盟国共同推动制定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再次得到确认;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向同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同盟国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签字后,美国代表次之,紧接着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之后才是英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等,国际场合的坐次顺序深系国家地位和民族荣誉,由此顺序可见中国国际地位已步入受西方国家重视的大国行列。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设置由中、苏、美、英、法等11国各派一名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共同主持东京审判,中国委派的法学家梅汝璈法官以凛然正气和爱国之心慷慨激昂地据理力争,使得中国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排第二位,把审判席后面插着的参战国国旗顺序排在第一位,并通过坚决而卓有成效的斗争,终把侵华元凶祸首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中国法官威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与尊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战场牵制、歼灭、消耗了日本大量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美国等同盟国的作战,为盟国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条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人民特别是被压迫民族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扩大了国际共产主义力量和民主力量,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文明,是世界近代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历史枢纽;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及国际地位,为新中国成立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广泛尊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能够取得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团结御侮、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则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并成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结回顾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它清晰地表明:没有抗战的胜利,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不会在1949年诞生,就没有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根本历史转折,抗日战争为实现这一转折创造了前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百年衰落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枢纽,是巍巍中华近代百年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作者简历:
黄伟(1982— ),男,江西赣州人,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近两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两项,并撰写过研究报告和部分阶段性成果,参与编写学术著作两部,在《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发表过学术论文数篇,获东北师大“助研”岗位津贴和一等奖学金两次(一年一次)。
电话:13944808341
邮箱:244795940@qq.com
地址:长春市净月大街2555号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130117